2023年4月12日上午,北师大基础教育地理学科共同体中学地理云端“木铎金声讲坛”活动成功举办。此次由北师大地理学科共同体学术委员会、best365官网登录入口部长助理杨晓帆教授作题为“地球系统人工智能”的报告,共有162名北师大附校的教师通过云端相连,共同学习地球系统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理论及应用。
杨教授提出了人工智能发生发展的原因,梳理了人工智能近70年来的发展,并以生活中人工智能案例、应用、人工智能产品等讲述人工智能运转的底层逻辑。杨教授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地球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可能,指出地球系统人工智能的理念是海量地球科学数据、规律、经验、知识生产等与人工智能模型的集成和集合,以实现自动监测和预测自然,帮助人类适应环境变化,引导人类作出科学决策。接着,杨教授将目前三大主流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对比,她系统阐述和讲解了知识基础系统到概率机器学习,再到监督式学习与非监督式学习,后到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分类、具体算法、算法改进过程、使用场景(情景)、应用案例、神经网络架构、最优路径、适用问题等,同时将AI技术进行了总结,强调方法和算法使用中要遵循问题导向、数据适用导向、目标导向,鼓励大家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并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中。
在地球系统人工智能方面,杨教授以Nature众多子刊和其他高质量期刊中关于地球系统与人工智能综述文章、案例应用文章、算法改进文章为例,全面介绍地球系统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和具体的应用业务,重点介绍“地球科学五大圈层”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研究,包括岩石圈(地震、火山、山体滑坡)与深度学习(ANN、SVM等);水圈(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与复杂非线性模式学习、卷积LSTMS、随机森林、遥感数据等,大气圈(飓风、气象干旱、野火、沙尘暴、空气污染)与卫星图像、ConvLSTM方法、SPEI和SPI干旱指标、机器学习等;生物圈(植物、动物、微生物)与机器学习分类、遥感影像、RNN-CNN等,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在动物学领域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得到广泛运用;冰冻圈(海冰、积雪)与深度学习、遥感图像等;海洋的DL识别涡流等。
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杨教授认为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对人工智能至关重要,指出需要借助“软硬件”将海量数据复杂处理成能满足人工智能模型的需求并作为前端,然后输入人工智能“黑箱”的输入层和隐藏层,使用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进行大量的计算,进而验证模型和运用模型。杨教授还介绍了众多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研发平台和程序植入等。
杨教授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地球系统人工智能依旧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总体机遇大于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非常有必要和意义与地球系统研究结合,她也对人类受益于这些前沿性研究表示期待。杨教授最后引用霍金的话“Computers will overtake humans with AI within the next 100 years. When that happens, we need to make sure the computers have goals aligned with ours.”强调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次活动为一线中学地理教师们带来了丰富而又前沿的热点内容,拓宽了大家的学科认知边界,激发了大家的科研兴趣,进一步助力了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