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院资源科学前沿系列讲座 第14期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2-11-29   |  浏览次数:

2022年11月22日,资源科学前沿系列讲座第14期在线上顺利召开。讲座由徐同仁教授主持,邀请了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肖劲锋教授作“Estimating terrestri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lobally with solar-induced fluorescence”主题报告,并与百余名校内外参会者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是陆地生物圈和大气之间最大的碳通量,GPP的准确量化对于理解气候变化中生态系统功能、农业生产和碳循环的动态以及对气候的反馈具有重要意义。肖教授对目前估算GPP的各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其优缺点及不确定性。基于以上研究现状,肖老师研究团队聚焦于利用卫星太阳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对GPP进行估算。

讲座海报

在其研究中,首次在全球尺度对从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 (OCO-2)测量到的SIF与从通量塔得到的GP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OCO-2 SIF与通量塔GPP在正午和日间均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且此线性关系在生态系统之间总体上呈一致的斜率,这表明SIF-GPP关系的普适性,不因生态系统类型不同而发生改变。另外,针对OCO-2的SIF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稀疏问题导致从生态系统到全球尺度应用存在的挑战性。肖老师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生产了2000-2021年期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0.05°,8天)的全球“OCO-2”SIF数据集(GOSIF)。

根据构建的SIF-GPP线性关系进而估计了全球多年GPP。除了对于GPP估算的分析之外,肖老师还分享了其发表在《Nature Plants》上的文章,对目前现有的具有日尺度监测能力的卫星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提出新兴的SIF数据也可以用来阐明光合作用的日循环,将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分析从月尺度、日尺度,逐步细化到日尺度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肖老师与参会人员进行热烈的讨论

        肖老师的精彩讲座引发了参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他对所提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和解答,解答了很多关于GPP估算方面的疑惑,取得了圆满成功。

 

 

Baidu
sogou